合肥日前出台新政,严格规范商品房买卖流程。但记者多日调查发现,在茫茫购房大军中,一些不具备购房条件的外地户口,照样能够顺利在合肥置业。外地户口购房者通过中介补交社保,已经成为一种“潜规则”,隐藏在规范的流程背后,使得“限购令”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。
补交18000元拿下购房资格
在合肥大小楼盘流连了两天,六安的刘先生终于决定,在经开区的某楼盘置业。不过,刘先生购房无法一次性付清购房款。没在合肥工作过的他,不具备购房资格,是不是就不能买房了?售楼部的工作人员笑道,“花点钱补交一年社保吧,我们帮你介绍可靠的中介。”
2011年初,新“国八条”横空出世,当年2月,合肥正式执行新“国八条”,其中明文规定,如果是外地户口购房,需要提供一年以上社保和纳税证明,贷款政策等同合肥市户口贷款政策办理。“早听说,可以通过补交社保买房,开发商还能帮忙联系。”刘先生告诉记者,孩子在合肥上大学,便想在合肥买房。
2月23日,通过开发商联系,刘先生在售楼部见到某中介公司经理。该经理承诺,可以帮他补交一年社保,需支付18000元费用。而且,补交的社保至少需要2个月,才能正式生效。经理在收取费用后,给刘先生开具了收据。“对方说,如果社保办不下来,可拿收据退款。”
补交的社保等于打了水漂
在“刚需”依然占据主导的楼市,像刘先生这样选择补交社保的购房者不在少数。尽管能够如愿以偿买到购房资格,但是额外花去18000元,还是让刘先生非常心疼。因为,这笔钱对他来说无疑打了水漂。
众所周知,社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五险”。其中,医疗保险是逐年缴费,参保人员逐年享受待遇,养老保险则是要交满15年,到一定年龄后才能享受待遇。刘先生告诉记者,他常年在外地打工,从来没有交过社保。像他这样的情况,只补交的一年养老保险,等到符合年龄时,也会因为缴费年限不足,领不到养老金。另外,刘先生在合肥“参保”,但他本人并不在合肥,这一年的医保待遇最后也只能作废。
“这18000元就买个资格,但是不花,到最后亏得更多。”正因为抱着这种想法,才让很多和刘先生一样的人,忍痛交了上万元的社保。
补交社保买房遭遇查处难
补交社保买房,几乎成了行业的“潜规则”,而它之所以存在,政策衔接不到位是主要原因。
“我们帮你补交社保,你可以绝对放心,都是正规渠道,不存在任何问题。”记者联系了几家所谓的中介公司,得到的答复几乎一模一样,都是能够轻松解决购房者的难题。一位中介公司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,开发商去房管局进行备案时,必须要有社保凭证,但社保凭证怎么来的,房管局不可能会追究。而在人社部门的规定中,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,用人单位就应当给劳动者购买社保,没有购买社保的用人单位,政策允许一次性补交。因此,中介公司便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,只要得到买房子的相关信息,并拟定一份虚假的劳动合同,就能名正言顺去补交社保。
记者从合肥市人社局了解到,社保缴费基数去年调整后,在合肥补交一年社保的真正费用,大约在13000元。也就是说,刘先生花掉的18000元,超过三成落到中介公司和售房人员手里。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通常容易发生不签劳动合同,用人单位以此逃避责任。但受到房地产政策的影响,虚构劳动关系的案件越来越多,而查处则存在很大难度。
多少购房者用了“潜规则”
在合肥的购房大军中,究竟有多少人像刘先生一样,选择补交社保来买房呢?因为是潜规则,所以具体的数字无从得知。但是,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,该人群已是数以万计。
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上半年,合肥市销售商品房的总量中,按照人口户籍的划分,合肥市区居民占37.14%,所辖县市居民占24.36%,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占33.3%,而省外居民只占5.2%。也就是说,外地户口的购房者占了近四成。2013年全年,合肥市区商品房成交量超过了10万套。保守估计,去年有数万外地户口的购房者在合肥买房。在这些外地户口的购房者中,一次性付清购房款的人只有小部分,绝大多数都有需要解决贷款条件问题。
“在我们小区买房的,90%都是外地人,一次性付款的估计只有10%。”合肥某楼盘置业顾问张祥龙告诉记者,他今年已经卖了20多套房子,有10多个客户都需要补交社保,而这种情况,在合肥各大楼盘中都存在。买房和卖房的人,都知道补交社保不正当,但因为各自都是受益者,所以都不愿戳破这层窗户纸。
在国内很多城市,对外地户口买房都设定门槛,让购房者提供若干年的社保缴费证明,初衷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。但是,从目前来看,政策的“漏洞”已经催生了行业潜规则。可以肯定的是,潜规则的存在对楼市和房价必然会带来一定影响。
已有98人报名参加团购
对买房有疑问?留下您的手机号码,专业的置业管家将免费为您答疑解惑。